MicroPython官網提供了預先編譯好的韌體,但有些時候你可能想要自行編譯韌體:
- 新功能嘗鮮
- 調整晶片或開發板的設置。例如,Pico板的第2個UART序列埠預設未啟用Python的互動介面(REPL),可以透過自行編譯韌體啟用。
- 加入已編譯的Python程式模組,節省主記憶體(RAM)的用量。
自己動手做!
MicroPython官網提供了預先編譯好的韌體,但有些時候你可能想要自行編譯韌體:
本文將採用《超圖解Python物聯網實作入門:使用ESP8266與MicroPython》書本裡的範例,介紹Raspberry Pi Pico RP2040(以下簡稱Pico)、ESP8266和ESP32的MicroPython程式,在讀取類比輸入以及輸出PWM訊號的異同。Pico麵包板示範接線如下:
就像上個世紀70年代個人電腦萌芽時期,蘋果電腦兩位史提夫創辦人,把電腦所需的要素全都整合成一台Apple I,而非提供單板電腦給少數專業玩家一樣,樹莓派基金會終於也推出了自己的「個人電腦」:Raspberry Pi 400(以下簡稱Pi 400)。
在Thonny IDE的互動環境(Shell)操作MicroPython開發板的方式,跟使用其他序列埠通訊軟體(如:PuTTY)不太一樣。使用序列埠通訊軟體連線,貼入程式碼之前,需要先按一下Ctrl+E鍵,互動環境(Shell)不支援Ctrl+E鍵,直接在其中按Ctrl+V鍵貼入程式碼即可:
Thonny最初由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(University of Tartu)的計算機科學研究所開發,後來陸續收到許多在電子Maker圈赫赫有名的機構和公司的支援,包括樹莓派基金會(Raspberry Pi Foundation)、Micro:bit教育基金會、Adafruit、M5Stack…等等。
Arduino官方正式發布了Arduino IDE 2.0測試版,有別於1.x版編輯器是基於一個偏向互動藝術領域的“Processing”程式語言編輯器並且採用Java語言開發,2.x版全面改寫,基於一款開放原始碼的Eclipse Theia IDE並採用JavaScript語言和Electron框架開發、包裝成跨平台可執行檔,並整合Arduino的另一個開放原始碼專案“Arduino CLI”(命令行操作介面),提供開發板與程式庫管理員、開發板偵測、編譯與上傳程式碼等功能。
「使用ESP32控制板(一):WEMOS LOLIN32簡介」提到控制板的UART埠可透過軟體指定任意接腳,相當於Arduino程式的SoftwareSerial。用軟體設定時,UART腳可以是任意GPIO腳,但ESP32的34, 35, 36和39不支援數位輸出,所以不能用於TX。
2021年1月21日,樹莓派官方重磅發布了新的微電腦控制板產品:Raspberry Pi Pico(樹莓派Pico,以下簡稱Pico),“Pico”代表微小,它不僅是樹莓派的第一款微控制板,也是邁入Arduino固守疆域的一小步,而且Pico還採用了自家研發的32位元雙核心微控器:RP2040,或許最令競合廠商汗顏的是,樹莓派基金會維持了一貫的親民風格:一片定價美金4元。
ESP32這本書的重點主題如下:
昨天把Xbox One(初代)500GB硬碟更換成舊筆電拆下來的1TB硬碟。Xbox One(初代)和One S的硬碟都是5400轉機械式SATA硬碟,可以替換成SSD固態硬碟,內建硬碟的容量上限為2TB。這是內建的500GB硬碟:
Arduino Leonardo板上傳搖桿程式之後,開發板的晶片(Atmega32u4)內建的USB介面,將變成人機介面通訊埠,而非燒錄程式用的UART序列介面,所以無法再透過Arduino IDE上傳新程式。解決辦法是替Leonardo板重新燒錄Bootloader(開機啟動程式)。Arduino開發板的bootloader是透過SPI介面燒錄,而非序列埠。
《超圖解Arduino互動設計入門》第四版第1刷和第2刷的索引有誤,本文提供修正版本,讀者也可以下載PDF格式的索引(312KB)。許多關鍵字重複出現的機率很高,例如,電阻、delay()指令、條件判斷式……所以這篇索引將以列舉語法和元件的使用說明為主。
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. Press ESC to cancel.